本学期校历第8-12周,教务处组织了本科期中教学质量检查,期间收集到不少好的意见和建议,现整理摘抄如下:
问题:建议设置课程建设项目编号。
回复:将研究设立校级教学建设项目编号,计划从2025年开始实施。
问题:建议公开教师的课表。
回复:师生可通过教务系统每学期开课任务查看任课老师的课程安排情况。
问题:建议增加辅修专业(文理兼修)。
回复:目前学校已开设会计学、法学、金融学三个辅修专业。此外学校还开设有海商法、人工智能等若干微专业供学生选择修读;学校也会与学院进一步沟通,争取开设更多辅修专业或微专业。
上海市东北片区中,复旦大学开设金融学和法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开设日语、法语和德语;华东政法大学开设法学;立信会计金融学院开设会计学(CPA方向)等跨校辅修专业;同济大学开设气候变化与碳中和;上海理工大学开设可持续发展与碳中和、语言智能、数字经济与贸易、新能源材料与器件和高端制造的智能材料(英)等微专业,这些辅修和微专业我校学生都可申请跨校修读。
问题:现行教学工作量办法中对实习实践课的工作量计算未区分校内或校外,而校外实践课程的进行一般都是基于老师们的个人主动才能推进,建议酌情考虑增加校外实践工作量的评定,以便提高教师参与校外实践课程的积极性。
回复:根据教学工作量办法中“(二)本科实践课程(单独设课)”,校内实践教学工作量=课程学分×16×0.7×K1,校外实践教学工作量=课程学分×16×K1。
目前,教务处对产教融合示范基地设立资助及奖励机制。教务处将积极调动学院层面主动性,建立实习实践基地并落实完成学生实践活动;同时,也将调研其他高校实习实践课程工作量计算办法及专项奖励机制等。
问题:小教室内的黑板面积较小,且固定不动,难以满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大量板书的需求。教师们建议在小教室增加可上下拉动的黑板,以便更好地展示教学内容,提升教学效果。
回复:第四教学楼建设规划已提资要求配置上下推拉黑板,或无限电子黑板,以满足教师大量板书的需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