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发布

上海海事大学学生在第十四届全国海洋航行器设计与制作大赛中获佳绩

发布时间:2025-09-12浏览次数:0设置

近日,第十四届全国海洋航行器设计与制作大赛总决赛在武汉理工大学举行,学校参赛团队勇创佳绩,历经校内选拔及长三角区域赛,40余支队伍进入全国总决赛,经过两天的激烈角逐,学校各参赛队伍获特等奖3项、一等奖5项、二等奖12项。

自2024年9月起,由学校海洋科学与工程学院、徐悲鸿艺术学院、商船学院等组成的赛事组织与指导教师团队积极开展招新和培训工作。2025年暑期,参赛学生不畏高温酷暑,坚持备赛、勇于拼搏,最终共有20支队伍在全国总决赛中脱颖而出,取得优异成绩。

本届赛事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指导,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中国造船工程学会、国际船舶与海洋工程创新与合作组织联合主办,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提供支持。竞赛的宗旨和目的为“崇尚科学、实践求知、锐意创新、面向海洋、服务国防”。目前该项赛事已成为我国船舶与海洋工程领域内层次最高、规模最大、覆盖面最广的竞赛,代表了国内船舶与海洋工程领域内大学生学科竞赛的最高水平。

该赛事面向高校及科研院所设有创新、创意及创业,设计与制作,智慧船舶与海洋工程技术,名船名舰模型仿真制作,船模竞速,帆船模型竞速,海洋知识竞赛七大组别。参赛作品涵盖智能航行、绿色动力、深海探测、新型材料等海洋科技前沿与热点领域。本届大赛吸引了近400家高校院所、3345支队伍、16000余名师生参赛。

序号

获奖等级

作品名称

获奖学生

指导老师

参赛类别

1

特等奖

蓝澜守卫

林欣乐、王雨晴、

孔泳懿、陈睿琪、张智毅

赵建森、范存龙

A3前沿科技与产业发展挑战

2

特等奖

破浪新生重塑绿色航路

许梦诗、邹雨宏、梁天、华欣蕾、汪似月

王为、韩修成

A4科普创意设计与实践

3

特等奖

乘浪组

沈怡琳、孙博宇、薛钰淳

熊志鑫、操安喜

D2名船名舰模型仿真制作-长江荣耀号

4

一等奖

秋秋飞船

李秉宸、胡雪哲、杜光伟、杨睿、林毅宏

侯先瑞

C1-1智能航行完全自制组

5

一等奖

海智领航——智能航行辅助导航系统

张智毅、张麟杰、鲍文东、陈屹恒、夏霖普

付姗姗、操安喜

C4智能导航

6

一等奖

航起新模队

黄烨、张芯瑞、姚文洁

操安喜、李立

D1名船名舰模型仿真制作-福建舰

7

一等奖

舰指星辰

朱悦悦、吴王梓豫、谢昊屿、陈世勋、王奇

李立、操安喜

D1名船名舰模型仿真制作-福建舰

8

一等奖

履带式底泥释氧修复航行器设计

张静萱、赵世楠、龚益辰、袁满

操安喜

A1创新、创意及创业-新概念创意设计

9

二等奖

师傅你是做什么工作的

何美松、陈旭阳、詹盛宇

李庆普

A1创新、创意及创业-新概念创意设计

10

二等奖

钢铁巨轮装“翅膀”

邹雨宏、许梦诗、梁天、汪似月、华欣蕾

王为、韩修成

A4科普创意设计与实践

11

二等奖

浪涌智控

杨天、陆松杰、黄粤、宗毅、刘昱晋

刘晓雷

A3前沿科技与产业发展挑战

12

二等奖

水光潋滟

洪宇江、高键琳、方尔潮、李甜甜、江元哲

刘晓雷

A1创新、创意及创业-新概念创意设计

13

二等奖

适用于恶劣海况下人命救助的波浪适应救助艇

李沐泽、沈嘉瑜、曹艺馨、张伟成

李炯

A1创新、创意及创业-新概念创意设计

14

二等奖

风光澜动

徐浩源、余海信、杨嘉鑫、赵梓臻、陈昊翔

刘晓雷

A1创新、创意及创业-新概念创意设计

15

二等奖

BIM-无人船三维智能水质监测与可视化系统

尹嘉涵、吕亮阳、潘骏、沈嘉瑜

原媛、操安喜

A1创新、创意及创业-新概念创意设计

16

二等奖

智潮海科

曾永航、司睿琪、马若曦、张依芸、张智豪

丁怡

A3前沿科技与产业发展挑战

17

二等奖

海科智行

刘春晖、郑钧天、周芯莹、马玉壮、马明志

吴恭兴、郭佳民

A3前沿科技与产业发展挑战

18

二等奖

则灵

李莎莎、杜光伟、李秉宸、胡雪哲、林毅宏

龚家烨、付峥

C1-1智能航行完全自制组

19

二等奖

贯月

汪至正、赖逸澄、刘诗恒、刘星雨、王攸辰

赵远涛

E1船模竞速-常规动力组

20

二等奖

智能巡航

徐苏蒙、王鹏飞、李志升、刘上海、柴永辉

梅骁峻、鲜江峰

C1-1智能航行完全自制组

参赛队伍合影
比赛现场
撰稿:龚益辰 摄影:大赛组委会 来源:海洋科学与工程学院 责任编辑:姚旭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