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新建采集  海大印象

上海海事大学获批"国际邮轮管理"本科专业

索取号:发布时间:2025-04-29发布部门:人员机构设置

教育部4月22日正式发布《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25年)》,上海海事大学申报的"国际邮轮管理"本科专业(专业代码:120905TK)成功获批。该专业计划于2025年招生;首批计划招收30人。这一突破标志着我国邮轮产业高端人才培养迈入体系化新阶段,并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和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一、国家战略驱动:邮轮全产业链发展亟需人才支持

被誉为海上黄金产业的邮轮经济,以其产业链的深度、强大的带动能力和广泛的经济溢出效应而著称。据国际邮轮协会(CLIA)发布的《2024年邮轮行业现况报告》显示,2023年全球邮轮客运量达到3170万人次,达2019年水平的107%,预计到2027年将突破3950万人次大关。作为全球最重要的新兴市场,中国邮轮产业已进入全产业链发展新时期,急需大量专业人才支撑。上海海事大学此次获批专业,正是对国家战略的精准响应,为我国邮轮产业发展构建核心人才储备库。

二、学科筑基:百年航运基因赋能专业建设

作为中国高等航海教育的发源地,上海海事大学自1909年南洋公学船政科肇始,始终深耕航运领域。此次获批的"国际邮轮管理"专业将依托经济管理学院(亚洲邮轮学院、上海高级国际航运学院)的优势基础办学。该学院是国内首个获AACSB(国际精英商学院协会)国际认证的涉海商学院,更连续15年发布《中国邮轮发展报告》,编写邮轮专业系列教材,构建了集智库支持、行业研究、人才培养于一体的生态系统,为专业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学术基础。

三、育人范式突破:构建"三维一体"培养体系

在培养模式方面,该专业将建立“校企协同+数智赋能+国际视野”的三维育人体系,将与国际邮轮公司和港口等邮轮企业建立紧密的战略合作。通过订单培养、双师课堂和航行实习等创新形式,在实训基地开展沉浸式教学,实现人才培养与行业需求的无缝衔接。

课程体系建构方面,课程设置形成"管理内核+产业模块+数字技能"的金字塔结构,基础层涵盖旅游文化、国际商务、海事法规和酒店管理等核心课程,产业层设置邮轮运营管理、邮轮经济和邮轮供应链管理等特色课程等特色课程;创新层引入文旅数字化、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课程。采用情境模拟、虚实融合等教学手段,打造立体化培养场景。

专业建设突出两大特色:一是构建"外语+管理+服务"的复合能力矩阵,强化英语素养、管理素养和服务技能;二是推行产教深度融合,搭建"学业-就业-职业发展"全周期育人体系,并将国际邮轮职业认证体系纳入培养方案。通过建立校企联动机制,既强化学生的职业竞争力,又为产业升级提供智力支持。

上海海事大学将依托百年航运教育积淀,通过新文科与新工科的交叉融合,推动管理科学与工程等学科的特色发展,打造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平台。专业建设团队表示,将重点加强邮轮经济数字化转型、绿色低碳运营等前沿领域,着力培养具有全球视野、数字素养和创新能力的邮轮产业领军人才,助力我国从"邮轮大国"向"邮轮强国"迈进。

2024年11月上海海事大学国际邮轮管理产教融合研讨会
文字: 
李华、庞红丽
图片: 
经济管理学院
编辑: 
姚旭
策划: 
经济管理学院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