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4日,由学校主办的“提高航运保险承保能力与海事仲裁制度创新”座谈会在学校海丰报告厅举行,座谈会由校长初北平主持。
初北平表示,在当前全球航运竞争格局下,仲裁制度的完善与保险承保能力的提升,对于我国建设国际航运中心和亚太仲裁中心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应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致力于将提高航运保险承保能力与推进海事仲裁制度规则创新融合发展。
中国海商法协会副会长、海上保险法律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人保再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委员、纪委书记邹志洪表示,随着数字化转型推进,我们从企业架构层面全面审视保险行业运营流程,目标是实现承保风险和产业安全的自强自立。面对全球风险格局变化,全行业应积极呼吁共同组成联合共同体,提高整体承保能力,开发符合需求的新产品、新服务,形成产业链协同,制定行业标准条款。
中国海事仲裁委员会上海总部副秘书长徐飞,大连海事大学法学院教授曹兴国、“兴海教授”宋美娴,青岛海之诺律师事务所主任朱海林,广东恒福律师事务所主任杨运福,北京炜衡(宁波)律师事务所主任童登勇等航运保险和海事仲裁领域专家参加座谈会。
学校科研团队向与会人员介绍了云端海事大学建设的规划设计和进展,展示了由海洋法治数据基座支撑的海事海商案件私有云搜索引擎、全球船舶实时动态数据鉴证、海法个性知识库三个应用场景,并邀请大家共建共享云端海事大学,共同促进海事教育数字化转型。
本次座谈会汇聚了来自保险、法律、仲裁、学界等多领域的权威专家,旨在通过多维度、跨学科的深入探讨,为我国海事仲裁制度改革、航运保险产品创新、行业标准制定以及法治环境优化提供切实可行的思路和建议,有利于推动航运保险与海事仲裁的协同创新,助力我国航运产业高质量发展。
座谈前,与会嘉宾参观了学校校史馆。
学校校长办公室、教务处、法学院负责人,及相关研究方向的教师代表参加了座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