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2日下午,学校举办第一期“航运海洋法治大讲堂”,华东政法大学数字法治研究院院长、博士生导师马长山教授受邀作题为“数字法治的信息构造”的专题讲座。校长初北平出席,法学院负责人、师生代表参加。
马长山以“二维世界的法治逻辑”为切入点,系统阐释了数字时代对传统法治框架的重塑。针对数字法治的信息重塑路径,他提出,数字行为的双重属性正推动赋权方式从以物权为中心的“固态赋权”向以信息为中心的“液态赋权”转变,并从全球视野出发,提出数字法治体系运行的五大路径。他指出,中国应立足本土实践,在加强数字法治风险防控的同时,探索兼具技术理性与人文关怀的“中国式数字法治方案”。
初北平充分肯定了马长山教授在数字法学领域的开创性贡献,感谢他在青年人才培养、学科发展规划、法学研究等方面给予法学院的持续支持。他介绍了学校在推进云端海事大学、航运数字化等方面的布局以及海洋法治大数据基座建设的最新进展,并勉励青年教师锚定航运交通领域数字法治痛点,组建跨学科团队,共同打造航运海洋数字法治创新高地,为构建新时代海洋法治体系贡献智慧。
法学院副教授李莹莹、青年教师曾青未先后围绕数字主权与国际规则博弈、AI生成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问题做了发言,马长山分别做了回应。现场师生踊跃提问,马长山结合案例与实践逐一解答,现场学术氛围热烈,讲座取得圆满成功。
马长山现为华东政法大学数字法治研究院院长、华东政法大学公民社会与法治发展比较研究中心主任,本次活动也是学校聚焦航运海洋法治研究、提升教师科研能力和学术水平的又一举措。接下来,学校将持续举办“航运海洋法治大讲堂”,打造具有较大影响力的“航运+海洋”特色的学术讲座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