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至2024学年,在学校党委行政的领导和支持下,国际教育学院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以我为主、兼容并蓄,提升水平、内涵发展,平等合作、保障安全”的教育国际化工作原则,基于学校的优势和特色,坚持服务学校“十四五”整体发展战略,对标学院“十四五”规划建设任务,坚持高效有序地实施教育国际化。
2023至2024学年,持续优化国际学生的来源结构。共有来自72个国家和地区的各类长短期境外学生499人,其中学历生195人,非学历专业培训生218人,非学历对外汉语生86人。
各项工作具体落实情况如下:
1. 做好来华留学教育,持续推进提质增效
坚持接收优秀国际学生来校学习,做好“留学海大”品牌。不断拓展生源渠道、优化专业布局,持续提升生源质量,为全球培养层次更高、数量更多,具有国际视野、知华友华优秀的国际航运人才,促进来华留学提质增效。依托“感知中国”平台、“全球交通青年英才”平台,传递中国声音,讲好中国航运故事,让更多来华留学生认知中国、了解海大。
积极参加上海市、学校组织的各类文体活动,推进校园国际文化建设。国际学生龙舟队获得第十三届上海高校外国留学生龙舟赛暨首届长三角高校外国留学生龙舟邀请赛亚军,获得滴水湖国际学生龙舟赛冠军;积极参加学校第十二届校园开放日等各类文体活动。
持续推进交通管理三期和航海技术二期全英文专业建设,持续推进国际学生事务信息化管理。对外汉语继续讲好全校国际学历生“中国概况”课程,着力建设“中国海洋文化”、“中国航运文化”特色课程。
进一步建设国际教育和留学生管理规章制度,推进留学生教学管理的工作的信息化与便利化,落实留学生的趋同化管理要求。优化国际生管理和服务,推进留学生教学管理的工作的信息化开发和建设,另与信息办合作,进行工作流开发建设,新增留学生入学报到工作流,留学生实习申请工作流,继续优化留学生招生和毕业工作流工作。
2.打造国际海事培训基地,增进海事领域的交流与合作
注重技术和知识积累,通过线上、线下方式开展国际航运海事课程。
通过线上、线下的形式举办 “一带一路海事国家航海技术院校师资高级培训”、“船舶温室气体减排高级培训”、“船舶温室气体减排热点问题研讨会”等“11个培训班和研讨会,吸引近218名境外航运及海事领域专业人才参与。培训过程中,注重专业技术的知识积累和提升。
3. 积极承办2023年北外滩国际航运论坛、滴水湖航运论坛,促进航绿色、低碳的航运业新发展
协同国际交流处,共同承办第三届北外滩论坛暨第五届“绿色与低碳”专题论坛,参与首届滴水湖绿色航运论坛,并承办航运“绿色化”转型构筑航程新格局分论坛,邀请国际组织、主管机关、航运企业、行业著名院校代表参会,积极提升学校在国际航运业的影响力。
4.推动国际教育合作办学,打造教育项目品牌
稳妥开展海大班项目教学及培养工作。26名学生赴瑞典参加为期两周的交流学习活动;第18届31名学生顺利毕业,并招收2023级新生32名。
同时结合合作方、毕业生就业单位和学生的反馈,学院积极开展项目绩效评价,对项目管理各环节进行优化:向教育部申请“国际运输与物流”硕士项目学制变更、开展项目合作协议的延期工作等。
5.推进国际组织功能建设,打造国际海事技术合作平台
积极开展上海市交通强国重点任务,持续实施亚洲海事技术合作中心国际组织功能建设任务。密切联系国际海事组织、国际劳工组织、国际航运企业和机构、交通运输部有关司局、上海市教委和交通委员会、临港新片区,打造顶级国际海事技术合作平台,提升参与国际海事事务的能力。
6.汉语培训中心开展网上授课,不断完善“中国海洋文化”、“中国航运文化”课程
学院汉语培训中心积极为国内外学历留学生、在线短期项目留学生提供各等级汉语语言教学及优质“中国概况”教学,促进留学生们热爱中国历史和文化, 将“中国概况”课程作为成为促进留学生文化交流和思想教育的重要手段。
完成“海洋文化”、“航运文化”特色文化教育课程建设,航运文化已正式向留学生推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