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重要一年,是持续推进学校第二次党代会和“十四五”规划落地见效的攻坚之年,学校党委工作总体思路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重要讲话和上海市委十二届三次、四次全会精神,对标建设“五个中心”重要使命,以国家重大战略为牵引、以深化改革为动力,贯彻落实上海高等教育质量提升十大专项计划,加快提升学校治理水平和办学实力,深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动“三个指导意见”落地见效,加快推进学校高质量发展,勇当航运强国海洋强国建设的开路先锋。
一、加强和改进党的全面领导,发挥党建引领保障作用
1.持续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创新理论。把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重要讲话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精心组织学习培训。巩固拓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成果,持续做好成果深化转化工作,长效推进“我为师生办实事”。建好上海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上海海事大学基地,加强党的创新理论研究阐释。
2.深化领导班子自身建设。落实党委常委会第一议题制度,及时跟进学,用新思想武装头脑、指路引航。高质量贯彻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强化党对学校工作全面领导。带头扛起全面从严治党政治责任,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带头当好“施工队长”,引领带动广大干部群众奋楫争先、积极作为,推动形成高质量发展合力。
3.坚决维护政治安全和意识形态安全。深入学习习近平文化思想,强化舆论引导,提升宣传质量与水平。压实压紧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提升二级党组织做好意识形态和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识和能力。加强各类意识形态阵地的建设和管理,增强斗争本领,定期开展师生思想动态排摸,健全定期风险研判机制。进一步加强教师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并将其纳入规章制度体系中,引导教师严于律己、行为示范。将教师思想政治和师德师风作为教师引进、评聘评优等工作的首要要求和第一标准,以教育家精神引领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充分发挥“海大12345”平台作用,畅通师生利益诉求表达受理反馈机制。
4.增强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以补齐短板弱项,增强整体效能为方向,鼓励基层组织工作创新,培育创建上海党建工作特色高校。突出服务保障好改革发展的实践指向,落细落实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建强建优基层党支部,持续提升组织力。进一步为基层减负,精简会议活动,优化检查考核,解决形式主义等突出问题。发挥党员在网络空间作用,大力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
5.着力锻造高素质干部队伍。鲜明树立重实干、重实绩、重担当的用人导向,健全精选、优育、严管、善用全链条机制。优化干部教育培训和素质培养体系,用好校内外交流挂职等途径,为干部成长赋能,分层分类开展干部轮训,提高干部能力。加强优秀年轻干部培养,持续优化干部结构。从严从实强化对干部教育管理监督,把从严管理监督和鼓励担当作为高度统一起来,细化落实“三个区分”开来,坚持严管和厚爱结合,约束和激励并重。
6.驰而不息正风肃纪反腐。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营造风清气正良好风尚。持续推进校内巡察和审计工作,凝聚各方力量形成监督合力,全面做好新一轮市委巡视准备工作。聚焦重点领域和重点岗位加强日常监督,推进重点领域廉政风险防控建设。认真开展集中性纪律教育,推动广大党员、干部自觉把铁的纪律转化为日常习惯和行动准绳。
二、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力提升内涵建设水平
7.加快推进“大思政课”建设。加大上海高校特色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力度,深化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落实“时代新人铸魂工程”,全力推进首批“大思政课”建设重点试验高校建设,举办全国涉海高校马院“大思政课”论坛。深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课程群建设,讲好概论课,建好“中国港口史”等系列课程,推动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服务高质量航运人才培养。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落实好专项行动方案,提升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质量。深化“五育并举”,激活学校体育、劳育、美育资源,加强“一站式”社区建设,提升育人实效。
8.贯彻落实十大专项提升计划。全面对照上海新一轮高等教育综合改革意见和十大专项提升计划,坚持以“三个指导意见”为统领,抢抓市“高地大”调整契机,持续优化学科布局,支持优势学科优先发展。对标发展趋势,整合资源,布局“海洋立体交通”未来学科。深入推进依法治校,常态化推进学校规范性文件的废改立释工作,提升制度建设科学化水平。
9.推动海事特色人才培养。聚焦航运、物流、海洋特色,加大理工类专业资源配置,持续调整专业结构,优化培养方案,提升学校特色办学水平。全力以赴做好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提高航运人才培养质量。优化研究生学位点布局,紧扣特色领域,做好学位授权点的培育、建设和发展工作。开展博士学位论文整改工作,提高博士学位论文质量。健全实践教育体系,深入开展产学研基地梳理,优化产教融合联合培养模式。加强非全研究生培养,扩大数量提升质量。稳步推进继续教育发展,提升继续教育质量。继续加强港湾学校、附属职业技术学校、北蔡中学建设,提高办学质量和社会影响力。
10.强化有组织科研。对照“三个指导意见”,持续凝练科研方向,梳理科研团队,提升科研组织化能力。面向国家和行业需求,围绕智能绿色安全领域推出一批高水平科研成果,为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做贡献。加强大学科技园建设,加快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推进高水平产教融合发展。做好军工保密工作,培育壮大科研新增长点。
11.深入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坚持人才引领驱动,健全人才引进机制、使用机制,持续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培育一批拔尖创新团队和青年创新团队。依托重点发展学科专业,探索引进国际名师来校授课,并带动专业建设、师资队伍建设。
12.提高社会服务能级。积极参与国际航运中心建设,重点建设国际海事法律教育中心,提升海事法律服务能力。全力建好上海海事大学国家海洋研究院、上海海事大学国家高端航运服务研究院,推进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提高决策咨询服务质量和水平。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继续高质量办好滴水湖高能级航运服务业创新大会,协助办好北外滩国际航运论坛等,深化与青岛、宁波、扬州等地的合作。
13.推动招生就业高质量联动。优化调整招生结构、生源结构,大力推进招生就业联动。持续构建全员、全过程、全周期就业工作格局,注重发挥专任教师、研究生导师作用,凝聚就业工作合力。做好毕业生困难群体兜底服务,推进重点帮扶暖心工程。
14.深化国际交流合作内涵。持续巩固深化航运领域重点院校合作关系,拓展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高等教育合作。继续大力做好亚洲海事技术合作中心、国际海事教师联合会等国际组织相关事务,增强学校国际影响力。加强涉外法治人才协同培养创新基地建设,加快培养高素质、实战型涉外航运法治人才。
三、着力构建支撑保障体系,凝聚推动高质量发展合力
15.巩固和加强统一战线。深化党员领导干部联系党外干部、结对少数民族学生制度,注重党外代表人士及后备队伍建设,不断提升党外代表人士履职尽责和建言议政质量。搭建工作平台,大力支持民主党派和统战团体加强自身建设。积极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做好少数民族工作。贯彻落实党的宗教工作方针,防范抵御宗教渗透。
16.凝心聚力做好群团和老干部工作。充分发挥各级工会组织的优势作用,团结带领教职工积极参与学校建设发展。加强和改进妇女工作,增强各级妇女组织活力。持续深化党建带团建,构建平台加强联动,以“海味”教师引领培养“海味”青年。建强离退休工作队伍,加强对离退休老同志的走访慰问,用心用情做好离退休工作。发挥关工委作用,引导“五老”为学校事业发展发挥余热、贡献力量。
17.扎实开展校友会和教育基金工作。以建校115周年为契机,广泛团结凝聚海内外校友,引导广大校友助力学校发展。全力推进教育基金会筹募资工作,探索和尝试新的筹资模式,健全校院协同筹资机制,提升学院筹资能力,优化项目管理,提高捐赠资金使用效益。
18.不断优化办学保障条件。加强校园基础建设,加快推进新建教学楼、宿舍楼等项目。开源节流做好财务工作,强化内控制度执行,进一步规范财务管理行为。提高资产管理水平,提升资产利用效率,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进一步加强采购招标工作管理,实现招采工作流程化、标准化。持续深化后勤改革,提升后勤服务质量。积极推进智慧校园建设,提升技术赋能教育水平。加强图书馆、档案馆建设,提升服务保障水平。倡导节俭办学,推进绿色低碳校园建设。
19.持续打造平安校园。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把安全工作贯穿学校工作各方面和全过程,构建大安全格局。开展校园交通专项整治,强化实验室及危险化学品管控,构建校、院二级安全检查常态化体系。加大安全教育培训,增强师生员工安全意识,持续开展保密教育和涉密人员培训,不断提升防范失泄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