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新建采集  海大印象

5周年!海大服务临港新片区高质量发展

索取号:发布时间:2024-08-20发布部门:人员机构设置

2019年8月20日,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正式设立。五年来,学校坚持特色,服务临港新片区高质量发展,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一、发挥学科特色优势 持续深化产教城融合

 

学校坚持以教育强国、交通强国、海洋强国、航运强国等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致力于提升学校产教融合能力,充分发挥学校特色,服务临港新片区发展。

5年来,学校累计为新片区企事业单位提供技术和咨询等科研服务项目120余项,项目合同经费逾5000万元。

科技成果转化方面,截至2023年底,学校技术转移中心以职务科技成果作价投资的方式共成立7家科技企业,带动社会就业人数约130人。学校持股的4家作价投资科技企业2023年度营业收入合计约1.1亿元。

科研平台共建方面,上海市重型破冰船关键钢材协同创新中心与上海电气核电设备有限公司共建了“高端装备制造”产教融合基地,并着手筹建低温钢焊接材料研发与检测技术产教基地(临港实验室);船舶与海洋工程特种装备和动力系统国家工程研究中心——船舶能效与排放检测试验室落地新片区,携手助力国家绿色航运发展。

作为临港新片区首批产教融合基地之一,学校积极与区内的科技企业合作,深化校企协同育人改革,全面建设集课程实习实践、创新创业教育实践、专业建设、师资培养、科研合作于一体的“五合一产教融合基地”。

学校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与上海外高桥造船海洋工程有限公司联合开展“3+1”人才培养项目,目前已培养出746名卓越海工人才。毕业生广泛分布于行业排名前十的各大船厂与设计单位,就业对口率屡创新高,该培养模式案例入选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产教融合的典型案例。

学校工业工程专业与上汽乘用车临港基地开展深度产学研融合,构建了校企实习基地时空联动的柔性架构,从知识、能力的培养迈向学生解决复杂问题素质的打造,实现以产促教、以教研产的高阶实践新模式。联合申报的《面向汽车智造,统筹时空联动,产教融合引领下的工业工程专业校企协同高阶实践》案例入选了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产教融合的典型案例。

信息工程学院紧紧围绕临港新片区前沿和未来产业发展布局,聚焦数字图像处理、智能通信、智慧城市建设等研究领域,发挥计算机科学、信息技术、网络通信、电子电路等基础学科的专业底蕴和传统优势,持续加强服务输出与临港支柱产业发展需求的有效契合,同时还不断优化专业布局,新设“人工智能”专业,推动实现传统航运要素与现代信息、通信、传感和智能科技等高新技术融合,争当学校服务临港新片区建设的排头兵。2020年,学院团队获临港新片区“支持产教融合”专项经费支持200万元,助力提升新片区内人工智能相关企业的科研创新能力,加快促进企业发展壮大。2023年,学院团队与临港新片区企业上海楷领科技有限公司签署2项科研项目,获合同经费支持20万元。2024年,学院团队与上海亨临光电科技有限公司、上海映驰科技有限公司开展联合攻关,有效促进产业工效升级和科研成果转化。

 

二、联合主办高能级大会 助推新片区打造全球航运服务新高地

 

学校坚持国际化办学方向,积极服务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和临港新片区建设。2023年以来,学校与临港新片区管委会连续合作举办两届滴水湖高能级航运服务业创新大会,为临港新片区的高端航运服务业发展搭建起全球交流合作平台和桥梁。大会聚焦航运数字化和绿色发展趋势下的航运服务产业发展,得到了全球知名航运组织和高能级航运服务企业的高度关注和深度参与,大力促进了临港新片区的航运要素集聚、产业发展、国际知名度。

大会邀请到了国际海事组织海安司司长、丹麦海事局局长、新加坡海事及港务管理局副局长、希腊高士曼航运公司全球副总裁等高级别代表及国际航运公会、国际海事工程师协会、伦敦海事仲裁员协会等世界知名航运组织代表参会并作主题发言,分享全球航运业发展的新技术、新规则、新趋势,就航贸数字化、航运金融、航运保险、海事仲裁等方面进行交流发言。

学校将持续深化与临港新片区的合作,充分发挥自身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国际合作等方面的优势,助力临港新片区发展成为世界级航运服务业的重要枢纽,推动航运服务业高质量发展。


三、发挥特色智库功能 助力新片区创新发展

 

2020年,学校上海国际航运研究中心承担并完成《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十四五”规划》,提出推进上海临港新城东港区公用码头二期工程、开展黄浦江上游经临港新片区内河航段直达洋山港特定航线、规划建设临港多式联运中心、提升海事法律服务、推进临港新片区大飞机产业园和大飞机创新谷建设、建立投资贸易自由化便利化制度体系及协同国家部委开展临港新片区有关重点产业的税收政策研究等重大任务。

2021年,学校与上海临港新片区经济发展有限公司联合承办“临港新片区2021年度高端航运发展论坛”,高端航运服务业企业家、智库、相关协会、新闻媒体代表120余人与会交流。

2022年,学校承担“临港新片区进一步提升高端航运服务功能研究”,立足临港新片区资源禀赋和制度优势,提出进一步提升高端航运服务功能的重要举措,助力临港新片区打造上海国际航运中心高端航运服务创新发展核心承载区。

2022年,学校受临港新片区管委会委托开展“临港新片区运输自由政策评估”,对照临港新片区总体方案及改革任务要求,客观评估了临港新片区在运输自由领域的任务完成情况,并从第三方角肯定了制度创新取得的卓越成绩,临港新片区管委会为国家战略和上海新一轮改革开放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学校与洋山港海事局共同研发“上海港国际航行集装箱船舶进出港安全准点预报指数”。依托船舶大数据监测和人工智能预测,为上海港提供精准的进出港安全预警,助力港口风险预控,推动上海国际航运中心高质量发展。

 

四、弘扬法治精神 共建法治新片区

 

临港新片区设立以来,法学院积极发挥自身优势,在提供社区法律服务、建设法治化营商环境、探索纠纷化解新模式、加强新片区青少年法治教育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助力新片区法治建设,解决社区居民和村民的法律疑问,进行法律援助。

学校与南汇新城司法所共同搭建党建法律服务平台,成立“360”法律服务党员站点,在临港16个居村分别设置服务站点;与南汇新城镇妇联、镇司法所共同成立妇女维权平台,组织女大学生深入社区、居村;与南汇新城法庭开展司法调解合作,组织学院师生成立“法院诉前专家调解小组”;在临港建平小学、临港实验中学、临港一中等中小幼成立“上海海事大学法治教育基地”,开展“送法进校园”“送法进课堂”等法治教育活动,开拓中小学“道德与法治”的第二课堂。

学校将进一步发挥学科专业优势,与相关政府部门共建共建海事法律服务引领区,聚合政校优质资源,深化体制机制革新,培树高能级航运法律服务品牌提升海事海商领域法律服务和争议解决的国际影响力;积极参与2024“临港法律周”活动,打造“滴水湖法治论坛”品牌,提升服务保障临港新片区建设效能,持续营造“法律就在我身边”的法治化营商环境。


五、依托语言文化积淀 服务新片区国际化建设

 

临港新片区多语言服务中心作为临港新片区移民事务服务中心重要组成部分,由外国语学院联合临港新片区管委会党群工作部(人力资源处)共同建立。多语言服务中心先后荣获2022年上海海事大学三八红旗集体、2023年上海市教育系统巾帼文明岗等荣誉称号。

自2021年成立以来,多语言服务中心充分发挥多语言、文化沟通优势,策划组织国际活动及会议、提供多种口笔译服务、咨询宣传,推动临港新片区国际化建设,增强临港新片区的国际影响力,同时实现高校产学研良性发展。截至目前,多语言服务中心累计开展17次中大型活动,服务海外人才高达1200人次,活动服务时长超过2500小时。参与组织策划和语言服务的师生志愿者超400人次,开展的活动获得临港管委会和社会的广泛好评。

学校将通过多语言服务中心平台,不断发挥外语学科、师资及跨文化沟通优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多语言表达讲述临港新片区和上海发展的故事,推动临港新片区国际化建设,服务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开展国际创新协同,为实现产学研用良性发展做出更多贡献。

 

六、结合学校特色 讲好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新片区故事

 

校党委多个宣讲团结合学校特色,常态化推进服务临港新片区理论宣讲工作,助力讲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临港新片区的创新理念和生动实践。

发挥师资优势,为临港新片区提供“菜单式”理论宣讲服务。5年来,学校理论宣讲团走进南汇新城镇党群服务中心、洋山边检站、临港集团等机关事业单位,宜浩佳园、宜浩欧景、保利蔚蓝林语等街镇,上海明珠临港小学、临港一中、泥城小学等中小学,以集体学习、辅导报告、研讨交流等方式开展理论宣讲近百场,覆盖4000余人次。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任上海自贸试验区临港新片区基层理论宣讲团秘书长,并在临港新片区党史宣讲启动仪式上开展“首讲”。

结合海大特色,讲好临港新片区在服务海洋强国、航运强国建设中的生动实践与成就。学校将理论宣讲内容同海洋强国、航运强国建设生动实践相结合,打造“港为城用—从四大古港到临港新片区谈港口城市发展”等航运特色理论宣讲课程,同洋山出入境边防检查站合作,用好上海临港得天独厚的航运、海洋资源,共同开设“从洋山港的闯关升级看中国式现代化的成就和超越”等主题的现场理论宣讲,受到广泛好评,助力讲好临港新片区在服务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服务海洋强国、航运强国建设中的生动实践与成就。

 

七、深耕品牌项目 推动新片区大中小思政一体化

 

学校坚持开门办思政,聚焦临港新片区中小学学生现实需求,结合办学特色,在普及航海知识,提升海洋意识,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方面,探索航运特色鲜明的大中小思政一体化工作模式,构建临港新片区育人共同体。

打造航海科普系列课程,增强新片区青少年海洋、航海意识。充分利用校史馆、“吴淞”轮、航海模拟实验室等校内场馆平台,打造深受青少年学生喜爱的多样化思政课堂,其中学校校史馆入选上海高校“时代新人铸魂工程”培育项目、“上海市海洋意识教育基地”等。与临港小学联手开发“儿童大学”智慧课程《向南极进发》《向深海进发》;创建《人与航海》特色课程体系,开设10余门拓展课程,录制航海科普系列线上课程等,在临港中小学生心中播撒海洋强国、航运强国梦。

深耕多个新片区大中小思政一体化品牌项目,育人实效显著。商船学院“蓝色国土”项目每年为临港地区中小学校开展航海科普活动至少40场,共计1000余人次,极大激发临港地区中小学生探索海洋的兴趣,“蓝色国土”科普基地获中国航海学会科学技术特等奖、上海市科技进步三等奖、上海市科普教育创新提名奖等;物流工程学院承办的“人工智能科普体验”夏令营活动,带领临港地区中小学生荣获全国智能车比赛中小学组一等奖19项,二等奖25项;法学院在临港多个中小学建立“上海海事大学法治教育基地”“360法律服务党员站点”,持续开展“百本图书进校园”“360法治校园建设”等活动,助力推动临港地区青少年法制教育;体育教学部、徐悲鸿艺术学院定期进临港中小学开设“临港啦啦操”嘉年华课程、创意美术等,指导学生参加上海市少儿体育联赛等屡获佳绩,推动临港地区的中小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2024年6月,临港新片区高校文化育人联盟在学校成立,联盟将充分发挥临港各高校特色校园文化优势,用好党的创新理论、用好新片区的社会资源,以推动航运文化传承发展为着力点,推进海事特色校园文化建设、推动新片区航运特色大中小思政一体化,助力上海建设习近平文化思想最佳实践地,引导青年学生坚定文化自信自强,书写海洋强国、航运强国建设新篇章。

 

八、推进高质量就业 更多海大毕业生扎根新片区

 

学校是临港五校就业联盟的成员单位。近年来,学校与临港新片区管委会保持紧密合作,依托临港人才公司,持续推进毕业生就业,形式包括举办双选会、组织专场招聘会,定期举办临港毕业生座谈会等。

从毕业生人数上来看,2019-2023年,学校毕业生在临港新片区就业的人数稳中有升,显示出临港新片区对人才的吸引力越来越强。目前,超过900名毕业生在临港就业。

从领域分布看,学校在临港新片区就业的毕业生,主要进入交通运输、商务服务、科技推广、专业技术服务、制造业以及教育类等行业,比较有代表性的企业包括:上海国际港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尚东集装箱码头分公司、上海冠东国际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上海中船三井造船柴油机有限公司、上海外高桥造船海洋工程有限公司、上海积塔半导体有限公司、上海临港人才有限公司等。

学校将进一步深化校地校企合作,建设优质的就业实习基地,开发更多就业实习岗位,推动更多毕业生在实习岗位直接实现就业。做好新片区高校就业联盟轮值单位工作,全方位、全天候、全过程推进新片区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为推动临港新片区的高速发展和上海经济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九、高扬海大之帆 助力新片区打造年轻之城

 

学校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助力临港新片区打造“年轻的城 年轻人的城”,让青春力量延伸到临港新片区建设的“神经末梢”。

探索“党建引领+志愿服务”工作模式,围绕“理论宣讲”“红色剧本杀”“红色情景剧”,打造“滴水·湖光”党群服务中心特色志愿服务品牌。开展“社区青春行动”,校院两级团组织对接16个社区,每年选派1800余名学生进社区开展学科辅导、普法宣传、童书阅读等志愿活动,组织300余名志愿者参与交通文明引导,选派74名学生服务寒托班、暑托班。构建常态化志愿服务机制,依托“临海‘清’年”,开展海滩河道垃圾清理、海洋环保宣传、水上垃圾数据调研等主题活动,同时定期组织临港20余家企事业单位及高校共同参与海堤公益墙绘、清滩,构建美丽海岸线。助力打造临港新片区“年轻人的城”,每年选派800余名志愿者参与滴水湖高能级航运服务业创新大会、上海电视节等大型赛会,选派310余名志愿者到航海博物馆等场馆参与讲解和航运科普宣传,为年轻的城注入青春活力和海大温度。

学校将进一步推动临港新片区志愿服务制度化、专业化、常态化发展,扩展服务项目、深化服务内涵,助力临港新片区发展。

联合中远海运集团,成立国际海事绿色低碳发展政策工作室
上海市级创新创业实践教育基地揭牌仪式
“校企合作 双百计划”案例证书
与临港集团产业大学洽谈人工智能学院合作
走访临港智能制造实训基地
校党委书记宋宝儒主持大会主论坛
校长初北平出席“加快补齐高端航运服务短板、打造航运功能集聚区”论坛并致辞
时任国际海事组织海上安全司司长海克·德金应邀出席首届大会并发表演讲
圆孩子一个南极梦——学校与临港中小学联手开发“儿童大学”智慧课程
临港地区中小学生“人工智能科普体验”夏令营在全国智能车比赛中屡获佳绩
北外滩国际航运论坛发布国际航行集装箱船舶进出港安全准点预报指数
“滴水湖畔创精彩,开放热土盼你来”海外人才分享交流
“海的味道”临港航运零距离体验活动
海外人才戏曲体验交流活动
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为临港投控集团2024年度党务干部培训班暨党员轮训班讲课
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为泥城小学、临港外国语小学教师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理论宣讲
上海市立法研究所在学校举办上海加快“五个中心”建设相配套的地方立法需求框架研究课题专题座谈会
法学院经济法教研室与书院中学支部共建签约
学生党员赴临港新片区各社区开展法治宣传咨询
研究生赴浦东新区人民法院南汇新城人民法庭开展实习
组织临港20余家企事业单位及高校共同参与海堤公益墙绘、清滩活动
组织志愿者服务滴水湖高能级航运服务业创新大会
组织志愿者服务第29届上海电视节
文字: 
相关部门、学院
图片: 
封面图:杨浩堉(部分素材来源临港管委会官网),内页图:相关部门、学院
编辑: 
姚旭
策划: 
党委宣传部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