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发布

学校召开“十五五”交通运输工程学科发展研讨会

发布时间:2024-07-07浏览次数:0设置

7月5日下午,学校“十五五”交通运输工程学科发展研讨会在港湾校区召开。会议邀请了中国工程院院士、武汉理工大学首席教授严新平,武汉理工大学航运学院副院长马勇出席。校党委书记宋宝儒、校长初北平、副校长严伟出席,相关学院和职能部门负责人、学科骨干代表参会,副校长施欣主持会议。

初北平代表学校向严院士一行表示欢迎,并简要介绍了学校当前的发展情况和交通运输工程学科建设的相关情况。他强调,学校始终坚守港航特色领域办学,主动对接海洋强国、航运强国和上海国际航运中心能级提升需求,适应港航业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三化”转型发展趋势。作为学校的主干优势学科,交通运输工程是学校对接国家战略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承载体。他希望严新平院士分享他的智慧和经验,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共同促进交通运输工程学科的繁荣与发展。

会上,交通运输学院院长沙梅、商船学院教师代表吴华锋、王胜正、张春昌,以及海洋科学与工程学院青年教师巢志明,杂志总社社长于杰等,分别就交通规划与管理、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智能船舶技术、航运绿色转型与能效管理、南海岛礁交通基础设施、海事期刊建设等领域的建设进展及未来工作重点做了汇报。

严新平指出,上海海事大学交通运输工程的学科建设具有良好基础、鲜明特色和区位优势。希望学校交通运输工程学科前瞻性看到业态变化趋势,推动学科交叉融合,同时深入理解学科的核心内涵,确保融合后的研究方向不偏离其本质;加强科研平台建设,找准差异化优势,组织精干队伍,积极申报国家级科研平台;要加强新时代创新航运人才培养,培养高端人才;进一步吸引高端人才,加大力度引进海外人才;办好并推动学术期刊的高质量发展,以提升学科的国际影响力和学术地位。最后,严院士指出,应加强兄弟院校间交流合作,将交通运输工程学科做大做强。

宋宝儒在总结讲话中指出,严新平院士的点评给了我们更加清晰的蓝图,接下来我们应按图索骥,认真梳理现状,对标对表。同时,应深刻理解新时代航运业对效率、效益和安全的新要求,并紧跟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的转型趋势。学校要用创新的理念来组织教学科研和发展。在实验室等科研平台建设方面,我们必须迅速行动,精准定位关键的研究领域,以确保工作能够高效推进并取得实质性的进展。在人才引进方面,我们必须不断探索和完善引才机制,通过建立特色鲜明的学科环境和文化氛围,吸引人才并激发其创新潜能。在优化学科发展方向上,我们要明确重点,有所为有所不为,以打造具有差异化的核心竞争力。

会议现场
宋宝儒书记总结发言
初北平校长致欢迎辞
严新平院士指导发言
撰稿:陈祥燕 摄影:杨浩堉 来源:发展规划与质量管理处 责任编辑:焦玉玲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