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9日,由学校联合主办的首届滴水湖高能级航运服务业创新大会在临港新片区举行。上海市委常委、临港新片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陈金山,上海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张小宏、上海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王为人,临港新片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专职副主任赵义怀,学校党委书记宋宝儒、校长陆靖等出席活动。
陈金山指出,临港新片区因港而生、因港而兴,将着力深化航运领域制度创新,为航运企业创新发展营造开放的政策环境和一流的营商环境;将着力完善航运功能服务平台,为航运企业高效配置国际国内两个航运市场资源提供平台载体;为发展船舶管理、海事仲裁、海员外派、航运金融、航运保险等高能级航运服务提供广阔发展空间。
张小宏指出,上海将强化链接功能,全力打造世界级海空枢纽,形成分工合理、协作高效、竞争有力、辐射全球的航运枢纽;将发挥临港新片区制度优势,着力打造开放新平台,实现航运服务功能拓展、能级提升;将顺应绿色、低碳、智能的发展趋势,突出科技赋能,更好引领行业绿色智慧转型。
国际海事组织海上安全司司长海克·德金(Heike Deggim)分享了包括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在内的新技术以及新能源对航运业转型的观点。
新加坡海事及港务管理局副局长西格(M Segar)分享了新加坡推动跨产业链数字化转型的具体措施,提出航运业绿色低碳的实施路径。
大会主论坛由学校党委书记宋宝儒主持。中远海运集团副总经理林戟、波罗的海国际航运公会副秘书长迈克尔·朗德(Michael Lund)、国际航运公会副主席凯洛琳·杨(Caroline Yang)、伦敦海事仲裁员协会前主席克莱夫·阿斯顿(Clive Humphrey Aston)、波罗的海交易所首席商务官珍妮特·赛克斯(Janet Elizabeth Sykes)、上海期货交易所副总经理李辉分别围绕以开放和创新打造全球航运服务新高地、航运业绿色低碳转型新路径、航运绿色低碳转型替代燃料及基础设施布局、海事仲裁及应对外部环境变化、航运指数期货创新实践等议题发表主旨演讲。
宋宝儒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上海海事大学参与主办本次大会主要是出于以下三个方面的考虑:一是积极服务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和临港新片区建设等国家战略。学校办学特色与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高度契合,参与打造世界级航运枢纽,主动服务临港新片区,推进全方位、深层次、高水平的对外开放,是学校义不容辞的责任。二是利用高层次平台,推动师生密切关注航运业发展态势。师生通过筹备和参与大会,近距离了解行业发展的最新讯息、最新态势,增强对行业的了解和认知。三是构建高质量“朋友圈”。通过举办大会,集聚和吸引更多航运要素企业来到临港、扎根临港,提高临港航运企业密度和高度,共同研讨航运发展新技术、新规则、新趋势,服务行业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会议现场,临港新片区发布了首个国际航运综合服务平台——航运通;举行了涉及船舶运输、船舶管理及“数字化”“智能化”“绿色低碳”航运服务的16个重点项目签约仪式。
会议现场同时举办了“集聚资源要素,打造航运功能集聚区”“航运数字化转型赋能发展新趋势”“航运智能化转型引领创新新动能”“航运绿色化转型构筑航程新格局”四场平行论坛。
陆靖校长出席了“航运数字化”平行论坛并致辞。他指出,航运的数字化转型在整个产业数字化浪潮推动下,已成为面向未来发展的战略选择。为适应现代航运服务业发展对人才的新需求,学校加大学科专业调整力度,构建多层次、高质量航运人才培养体系,增加了人工智能、大数据管理与应用、供应链管理等复合型专业和学位点的设置。同时,在持续强化专业特色基础上,融入数字化、智能化课程内容,开展航运信息技术融合课程建设,不断提升学生信息素养,培养能够适应和引领未来航运发展的人才。近年来,学校加强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数字孪生、跨境电商风险实时监管、港口机械仿真设计、智慧化港航物流、航运大数据、无人船系统、智能e航海、电子巡航等方面的探索研发,并取得了积极的科研成果和广泛的应用实践。希望与各方进一步加强交流合作,深化产教融合,努力为航运业高质量发展培养更多高素质专门人才。
作为大会联合主办方,学校长期坚持国际化办学方向,围绕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高水平海事大学目标,积极实施国际化发展战略,与境外一百多所院校建立了校际交流合作关系,与联合国国际海事组织等国际组织和机构建立了密切联系。联合主办此次大会,是学校迈向高质量发展新征程中的重要举措,将有力推动学校航运科技、人才和国际化等整体事业发展,也是学校贡献国际航运业的重要平台。
国际航运公会、波罗的海国际航运公会、伦敦海事仲裁委员会、波罗的海交易所、英国皇家特许船舶经纪协会、英国保赔协会、劳氏船级社、挪威船级社、日本船级社、法国船级社、亚洲海事技术中心、香港船东协会等国际组织,以及中远海运、马士基、达飞轮船、东方海外、海洋网联、阳明海运、中谷海运、安通控股、上港集团、天津港集团等港航相关企业负责人参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