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海大印象

惠民生 促发展 学校扎实推进 “我为师生办实事”

发布时间:2021-12-23浏览次数:0设置

作为党史学习教育重要内容,学校深入开展“我为师生办实事”实践活动,各级党组织坚持把“我为师生办实事”贯穿党史学习教育全过程,聚焦学校发展问题、师生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广泛征集梳理师生建议和意见,以“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的实事成果回应师生关切,真正把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办实事的实际行动,取得一定进展和成效。

截止目前,各级党组织开展办实事项目536项,解决“急难愁盼”问题229项,挂图督办项目97项,在校内宣传栏、电子屏、食堂等场所对项目进行公示、接受师生监督,逐项对账销号,高标准高质量推动办实事项目落地落实,在调研摸底、建账定责、精准解决、成效反馈的工作闭环中形成涵盖“征集”“入库”“销号”在内的办实事机制,全力推进“我为师生办实事”实践活动。

一、结合学校师生需求和改革发展重点任务,推进重点项目落地

各级党组织深入挖掘梳理,形成学校层面十大重点发展项目和十大重点民生项目两张清单,二级党组织层面重点发展项目27项,重点民生项目28项。推进建设马克思主义专题图书馆,更好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为师生提供更广泛学习资源和交流平台。推进建设“红色港湾”党建服务中心建设,加强党组织建设,提升文化建设,为党建活动提供多样服务。建立课程思政教学案例库,推进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创新。提供流动早餐车服务,方便师生就餐需求。围绕服务临港新片区建设和发展,建设海上安全训练基地、人工智能现代产业学院、临港新片区多语言服务项目、临港新片区法律服务中心、上海国际航运研究中心临港新片区分中心等产教融合项目。同时,充分发挥学校学科与专业优势,拓展资源共享互融,提供“中小学生暑期科技夏令营”活动、啦啦操兴趣普及课程教学等临港中小幼一体化服务项目,切实服务新片区群众,助力新片区发展。

二、聚焦校园民生工程,做实身边暖心事

推进落实教师休息室“暖心工程”,注入育人元素,美化休息环境。调整教师短驳车路线及时间,解决早班车衔接问题,让最后一公里更加顺畅。完成图书馆污水排污系统改造,提高校园生活学习环境。第一教学楼加装直饮水机,方便师生就近饮水。增设南苑操场灯光,解决师生夜晚体育锻炼不便问题,计划12月底前投入使用。与海事局合作设置海事业务自助办理终端,方便师生更新海员证信息,自助办理海员证。保卫处长期持续面向全校师生开展保馨主题党日服务活动,提供生活便民维修、安全服务。后勤中心在学校47个区域累计安装116台电动自行车充电桩,提供1160个充电端口,为校园电动自行车提供安全充电,方便师生生活。一系列举措切实提高了师生工作学习的满意度和幸福感。

三、聚焦师生成长发展,推出各项实招硬招

围绕考研、就业、学业及科研,着力推进师生帮学助教。各二级党组织结合部门实际,全面落实专业课及考研答疑辅导、就业指导、学业一对一帮扶、结对子“传帮带”、科研帮扶等项目,解难题、助成长。商船学院学生党支部开展“党员答疑坊”活动,每周三定期定点为低年级学生答疑辅导。交通运输学院依托“海博学社”社团打造教工党员、本硕博学业帮扶联动机制。经济管理学院针对学生高数课程挂科率高的情况,动员“青柚学导”学生团队,开设高数辅导班以集中授课、期中测试、定向辅导等多种形式,开展朋辈帮扶。文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信息工程学院分别面向学生开设考研数学、考研政治、计算机等级考试等公益辅导班,切实帮助学子提升学习水平和效率。法学院针对教师发表高水平论文、申请高级别课题难的问题,开展专家辅导、经验交流等帮扶工作。体育教学部发挥专业特长,为学校教职工子女开展免费中考体育辅导。学生处打造湖畔学舍交流展示平台,邀请优秀学生开展知识、技能、经验分享,促进学生共同成长。各学院积极开展毕业生就业帮扶指导,交流制作简历、面试经验,组织党员公益整理寄送到校有困难毕业生个人物品等活动,帮助毕业生顺利就业和毕业离校。同时在迎新季,全校一千余名师生志愿者参与到迎新工作中,助力新生顺利报到。

面向全校学子,服务引领全过程。进一步回应毕业生所期所盼,学校赠送全体2021届毕业生专属定制学位服,提供学生永久海大电子邮箱服务,满足毕业生与学校持续交流沟通诉求,增强归属感。

四、致力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师生共同参与

今年暑期社会实践活动重点围绕党史学习教育、航运发展、城市建设等方面开展,共有117支队伍,1146名学生和123名教师参与,实践地覆盖全国19个省、市、自治区,海大青年将才能智慧贡献在祖国大地。同时,积极搭建志愿服务平台,呼应学生成长需求,组织海大青年志愿服务第四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2021环法中国系列赛•临港新片区站、临港新片区6-11岁人群新冠疫苗接种等任务,组织开展东海清滩、绘堤等志愿者活动,满足学生成长需求,服务社会、服务地区发展。

学校将建立“我为师生办实事”长效机制,持续挖掘和推进各项办实事项目落地,充分发扬钉钉子的精神,久久为功,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把工作落细落小落实,对于短时间内不能彻底解决的问题,将划分工作阶段、明确解决时限,持续推动整改,确保党史学习教育扎实有效。

流动早餐车
食堂供应轻食
滴水湖地铁站接驳车
教师休息室
电动自行车充电桩
海上安全训练基地
2021年“扎根临港 建功新城”招聘会
人工智能现代产业学院共建推进会在创晶科技中心召开
学校国际创新协同区产教融合校企共建签约暨企业导师聘任仪式
临港新片区海外人才交流联谊活动
法学院19级研究生第一党支部与宜浩佳园二居民区党总支部进行党建共建签约
学生党员为南汇新城镇居民提供法律咨询
临港新片区高端航运发展论坛
分中心团队参观临港新片区现代服务业开放区规划展示中心
考研辅导班
小老师一对一辅导
党支部结对帮扶
学科竞赛经验交流
毕业生穿专属学位服合影留念
毕业生永久邮箱的登录页面
文字: 
闫增岗
图片: 
封面图:黄菁菁,内页图:各二级党组织
编辑: 
姚旭
策划: 
宣传部(新闻中心)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