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2日,“马钢杯”第六届全国大学生物流设计大赛决赛暨颁奖典礼在马鞍山市举行。经过激烈角逐,来自上海海事大学港航物流分析实验室的“智慧湖蓝精灵”队荣获全国一等奖。这是继2016年“郑明杯”第五届全国大学生物流设计大赛,我校荣获全国一等奖后,再次获此殊荣。在全国竞技的舞台上,团队成员们齐心协力、各司其职、优势互补、攻坚克难,以完备的方案作品和出色的答辩表现,彰显了我校的物流学科水平。
“智慧湖蓝精灵”队由来自我校不同学院的许文宇、王仁杰、周宇航、黄一帆、林谢芳等5名同学组成,指导教师是我校交通运输学院的刘伟教授与孙领老师。同时,由高志军老师指导的陈名扬、高晋豪、黄慧芳、邢媛、沈阳等5名同学组成的“海潮”队荣获全国三等奖。这两支队伍的学生尽管来自不同学院,却出自同一个实验室——交通运输学院港航物流分析实验室。
组队集训 优势互补
从校赛到决赛将近7个月的时间里,“智慧湖蓝精灵“队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地完成了他们的目标。
去年11月,校内选拔赛刚刚开始时,本不熟识的许文宇、王仁杰、周宇航、黄一帆、林谢芳等5位同学,抱着通过比赛机会,挑战自我、提升自我、开拓视野的共同想法,聚在一起组建成立了“智慧湖蓝精灵”队。
“来自不同的学院,拥有不同的兴趣爱好,擅长不同的知识技能,这为他们的优势互补带来了合作的空间。”指导老师刘伟教授说。经过一段时间的彼此磨合, 5位同学越来越熟识与默契,形成了良好的团队氛围。在进行讨论时,每位同学都踊跃表达自己的想法,大家的思维互相碰撞,不断产生灵感的火花。
为了能够在报名人数空前的校内赛中脱颖而出,几位队员常常加班加点撰写作品,练习答辩等。终于,”智慧湖蓝精灵“队拿到了代表学校参加初赛的参赛名额。
在通过校内选拔赛之后,团队立即以更加认真的态度,投入到初赛作品的准备中,他们请来学校经验丰富的专家和指导老师,对作品做进一步修改,并提交了初赛作品。经过大赛评审委员会的匿名评审后,“智慧湖蓝精灵“队成功进入复赛。
三赴企业 实地调研
2019年春节的寒假,在大多数同学还在老家享受与家人的团聚时,几位队员却丝毫没敢懈怠,早早来到了学校。原来,初赛结束后,指导老师与参赛队员均意识到,作品还存在着数据量不足与实践性较弱的缺陷。为此,在寒假期间,他们不辞辛苦地分别来到上港集团物流有限公司共青装卸分公司与马钢集团进行了实地调研。通过现场考察,他们记录和掌握了很多有效信息。
“通过两次的调研学习,我们对钢铁物流有了更深刻直观地了解,及时完善了设计方案的不足之处。”队长许文宇同学说。
经过充分准备和复赛角逐,“智慧湖蓝精灵”队成功晋级决赛。
今年4月初是准备决赛作品的关键时期,“智慧湖蓝精灵”队的作品思路,也已基本成形。这时,他们接到通知,决赛参赛作品要求围绕钢材铁路运输展开。队员们认识到在方案论证过程中,他们虽然对货物水运情况比较熟悉,然而在铁路运输知识方面的储备却略显不足。
“学校也对队员反映的情况极为重视,为使参赛队员能够掌握更多关于钢材铁路运输的知识,进一步验证方案作品的可行性,我们通过学校教务处赵婉莹老师和刘伟教授,与上海铁路局货运中心取得联系,决定再到企业实地调研。“指导老师孙领表示,为了充分利用此次调研机会,队员们提前将关于钢材铁路运输的一系列关键问题进行了整理汇总,细列调研提纲,现场向货运中心有关工作人员进行了详细咨询,并将重要信息认真整理后,进一步吸纳进方案中。
青春筑梦 百炼成钢
4月19日下午,“智慧湖蓝精灵“队的队员们抵达安徽省马鞍山市,进行决赛的最终PK。此刻的他们是紧张的,因为面对来自全国各高校的强大对手,他们要代表上海海事大学,在大赛的舞台上与对手决一高低,向各高校展示上海海事大学的物流学科水平。同时,他们也是自信的,在与作品相伴几百个日日夜夜后,在经历过许多磨砺后,他们有备而来。
4月19日晚,为了第二天上午的答辩,参赛队员反复进行着排练,刘伟与孙领两位指导老师陪伴在参赛队员身边,为参赛队员的答辩进行一次又一次的指正。直到凌晨两点,大家才回去休息。
4月20号上午11:30,参赛队员顺利完成了决赛作品的最终答辩。
4月22日上午,在大赛闭幕式暨颁奖典礼上,当物流教指委主任委员、上海海事大学校长黄有方宣布“马钢杯”第六届全国大学生物流设计大赛一等奖获奖名单、并念到上海海事大学“智慧湖蓝精灵“队时,台下的他们激动拥抱,喜极而泣,悬着的心终于落下,近7个月的努力终于有了收获。
谈到获奖的感想与体会,“智慧湖蓝精灵”队的队员们表示,比赛获奖是团队一起奋斗、一起努力的结果。虽然比赛战线很长,但是有大家的彼此陪伴和老师的鼓励,即使辛苦也很值得。“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仅学到了更多的理论知识,而且实际动手操作能力也得到了提高。同时,大赛也使我们收获了深厚的友谊,增强了每个成员的团队协作精神。“
让队员们感触最深、也想深深表达感谢的,是此次比赛得到了学校的大力支持。教务处三次邀请专家对参赛队进行专业指导。杨斌、胡志华、朱小林等我校物流学科专业的教授,抽出宝贵时间,对决赛同学在报告和参赛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悉心指导。交通运输学院从竞赛准备、训练场所提供等方面,全力支持参赛学生科创活动。
据了解,此次比赛获奖,也是交通运输学院港航物流分析实验室近三年内,在全国大学生物流设计大赛斩获的第三个重要奖项,为我校位列“2014-2018年全国普通高校学科竞赛排行榜”前150强做出了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