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发布

大山深处的梦——记上海海事大学“沪湘关爱 心心湘西”支教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发布时间:2016-08-17浏览次数:0设置

 

      上海海事大学”沪湘关爱 心心湘西”支教队创立于2009年,是海大成立最早的支教队伍。多年来,他们用心坚守,以爱温暖,只为带给山区孩子们最真实的感动。 今年“沪湘关爱”再次前往大山深处,为孩子们播撒梦的种子,将爱传递、延续。

      前期准备活动中,队伍得到了来自社会各界的帮助。在皓格集团、华桥基金会、秋萍小学、弈鸣书院、北郊高中、南汇图书馆等组织及个人的资助下,队伍为支教地的孩子们带去了文具、图书、体育用品和衣物等。

      7月9日,22名队员从上海出发,前往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永顺县吊井乡天堂村和万坪镇团结村两个教学点进行支教活动。近30个小时的漫长路程、清贫的生活环境、意料之外的突发状况……这些都不足以成为队员们退却的理由。为了孩子,一颗心向着前方是他们唯一的信念。舟车劳顿,疲惫辛苦,纵使困难重重,队员们仍按计划于7月 11日正式开始了支教活动。

      大山里的孩子,淳朴又可爱。远离父母的他们和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生活在一起,生活的无奈让他们早早扛起了人生的重担,生性单纯却又承受更多,所以在课程设置上,队员们一方面根据孩子年龄分成了两个班级,让课堂在井然有序的同时尽可能满足孩子的需求;另一方面,队员结合当前时事政策与上海海事大学特色,在课程中增加了如“海大校徽绘画”“纸船承重”“海港与海洋”等特色课程。根据传统,队伍延续了梦想课程体系,发掘孩子们的潜力,发挥每个孩子的特长,在他们心中播下梦想的种子。同时,队伍根据历年来的实地调研结果进行了课程创新,制定并实施了“白手帕计划”, 从理论讲解到点滴卫生习惯的示范,逐渐引导孩子们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每天,队员们都会护送孩子们回家。山路九曲回肠、杂草丛生、乱石遍地,尤其在这多雨的盛夏,狭窄的土路湿滑泥泞。无数个洒满余晖的大手牵小手的傍晚,笑声荡漾在田野乡间,队员们一边担心着奔跑的孩子会不慎跌倒,一边又为孩子们的“秘密花园”而惊呼。每晚的归家路漫长而艰辛,但这却是孩子与队员们心灵最靠近的一段旅途。

      天堂村、团结村,两个被上帝珍藏却又遗忘的地方,有着人性最本真的善良与真诚。每每村民见到身穿队服的队员们走在烈日下,总会热情地招招手,甚至载上一段路;清晨,淳朴的爷爷常常会送上农家菜,带来一天的感动……纵使浓浓的乡音难以辨别,但最真挚的问候与满面的笑容却能直达内心。

       7月20日凌晨,暴雨突降,凌晨三点的电闪雷鸣和教室里深深的积水让队员们惶恐不安。断电断网,蚊虫骤增,这样的日子让队员们的生活与工作更为艰难。夹生的米饭、烛光下的例会、湿透的衣襟……去还是留成了难以决定的选择,但当队员们想起孩子们用稚嫩的语调问着“你们明年还会来吗?”,没有人忍心割舍这里的一切,提前离开单纯可爱的孩子们。终于捱过兵荒马乱的时光,那个艳阳高照的清晨,看着远远的山坡上孩子们蹦蹦跳跳的身影,队员们明白一切的坚持都是值得的。

      支教期间,队伍指导老师何海波来到教学地点考察指导,并拜访永顺县团委。看到在这般生活条件下依然朝气蓬勃、充满斗志的队员们,老师很欣慰也很自豪,对支教情况进行简单了解后,他提醒队员们一定要注意安全,并希望我们可以把“沪湘关爱”团队建设地更强大。

      七月是湘西最美的季节,暴雨后的彩虹、山间萦绕的薄雾、缀满天际的繁星、跳出山间的满月,还有孩子们的欢声笑语和22名队员的真心。

     潺潺的沱江水,孕育了美丽动人的湖南湘西;浩瀚的东海滨,滋养了无数爱心洋溢的海大学子。1500公里的距离隔不断队员与孩子们的感情,心与心的紧依让空间无限缩小。爱与希望洒满前进的路,坚持与用心是他们永恒的追求。“沪湘关爱 心心湘西”,这不仅是一个名字一句口号,更是一份责任一种坚守。他们在路上,用心播撒,以爱浇灌,只为在这大山深处开出爱与梦想的花朵,为孩子们筑梦,装点孩子们的未来!

"师生"见面
一起上地理课
在课堂上
一起做手工的孩子
一起打篮球
队员与孩子们在一起
队员与孩子们在一起
中国结课程
撰稿、摄影:团委 责任编辑:哈斯 吉娜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