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发布

提升我国海事审判国际话语权——专家学者共谋“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国际海事司法中心建设

发布时间:2016-05-13浏览次数:2设置

5月12日,由上海海事大学、上海海事法院、中国海事仲裁委员会上海分会和上海市法学会共同主办的 “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国际海事司法中心建设研讨会在上海海事大学东明路校区召开。最高人民法院民四庭副庭长王淑梅、上海市法学会专职副会长施基雄和上海市交通委员会副主任张林到会致辞。来自最高人民法院、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上海海事法院、华东政法大学、中国海事仲裁委员会上海分会、中国远洋海运集团有限公司、BIMCO上海中心及有关律师事务所等单位和部门的50余名专家学者出席研讨会,就如何推进国际海事司法中心建设、健全并完善我国海事法律体系、提升我国海事审判国际话语权等热点问题发表真知灼见。研讨会由上海海事大学原校领导於世成教授、蔡存强教授分别主持。

王淑梅副庭长在致辞中表示,今年两会期间,最高人民法院周强院长在法院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加强海事审判工作,建设国际海事司法中心,引起了国际社会广泛关注和强烈反响。她表示,中国目前已成为世界上设立海事审判机构和受理海事案件数量最多的国家,建设国际海事司法中心是海事审判发展的必然趋势。建设国际海事司法中心任重道远,需要大力加强海事法官队伍建设,加快我国海事法律的修改完善,进一步统一海事司法裁判尺度。希望在法院、仲裁机构、律师、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及航运实务界的共同努力下,做大做强海事审判,实现建设国际海事司法中心的目标。

在主题发言中,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陈亚娟、上海海事法院副院长荚振坤、中国海事仲裁委员会上海分会秘书长蒋弘、中国远洋海运集团有限公司总法律顾问叶红军、华东政法大学副校长林燕萍、上海海事大学研究生院院长王国华、协力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郑蕾等分别从海事审判和海事仲裁、海事司法中心建设联动机制、海事司法中心建设与我国航运业的发展及律师服务水平的提高等角度,对建设国际海事司法中心的必要性、可行性、面临的困难、挑战及措施等发表了各自的观点。

在座谈交流环节,与会专家学者围绕我国国际海事司法中心建设各个方面,进行了广泛探讨,提出了一系列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与会代表一致认为,为推动我国国际海事司法中心建设,应当就此问题进一步展开多方位的深入研究。

撰稿:吉娜 摄影:赵剑红 来源:宣传部 法学院 责任编辑:哈斯 吉娜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