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海大印象

“海事金枪鱼”自主式水下机器人亮相第17届工博会

发布时间:2015-11-03浏览次数:0设置

11月3日至7日,以“创新、智能、绿色”为主题的第17届中国工博会,在“四叶草”上海国家会展中心举行。一款由上海海事大学朱大奇教授科研团队牵头研发的“海事金枪鱼”自主式水下机器人,在工博会现场 “高校展区”一经亮相,就吸引了不少业界人士的关注。

“海事金枪鱼”自主式水下机器人长2.4米;舱体直径0.24米;重量80公斤;最大航速4节(2米/秒左右);最大工作深度是100米;在3节航速下,工作时间大于4小时。该型自主式水下机器人仅需采用一台标准的便携式电脑,即可下达操作指令,实现GPS导航下的水面自主航行以及惯性导航下的水下自主航行。

“‘海事金枪鱼’具有体积小、可靠性高、续航能力强、功能可拓展等优点,可应用于水下目标搜索、数据收集、安全监测、海底施工、水下设备维护与维修、学术研究等领域。” 上海海事大学朱大奇教授介绍,作为一款多功能水下运动平台,和同类系统相比,“海事金枪鱼”具有通用化的电气接口,方便用户自行安装测试设备,最大负载能力为12kg,同时具备故障自诊断与应急自救系统,可靠性高。

据悉,“海事金枪鱼”采用了模块化的设计思想,其功能可根据客户需求进行拓展。其内部具有一个10公斤的负载设备舱,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安装相应的测试设备。同时,在舱外具有2公斤的负载能力。可以根据客户对水下机器人自主能力的要求,选用不同的导航传感器方案,如惯性导航、超短基线导航及混合导航等。同时,推进系统可选用进口或自主研发的产品。

“海事金枪鱼“同时采用上海海事大学自主研发的舵翼、水下推进器、无线通信及安全自救系统。自主研发的舵翼、水下推进器为客户提供了低成本的动力解决方案。安全自救系统能够为水下机器人的水下航行提供安全保障,当机器人发生故障或超时运行时,能够抛弃压载并上浮。

目前,“海事金枪鱼”已完成所有的开发与测试工作,并与江苏常熟海量声学有限公司合作生产。该型自主式水下机器人已经申请相关发明专利4项。

工博会现场
领导、专家参观实验室
千岛湖试验
文字: 
宣传部
图片: 
宣传部、科技处
编辑: 
海大印象工作室
策划: 
朱玉飞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