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发布

2015年中国航海学会学术年会在上海海事大学举行

发布时间:2015-10-16浏览次数:1设置

10月14日至15日,2015年中国航海学会学术年会在我校举行。中国航海学会理事长徐祖远、常务副理事长刘功臣、秘书长赵东野,海军司令部军训部航海业务长梁锁桥,交通运输部东海救助局局长陆鼎良,江苏海事局局长张同斌,中国船东协会副会长张守国,中海集装箱运输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冯幸国,上海中国航海博物馆党委书记、副馆长张东苏,上海海事局副局长常富治,中国船级社上海分社副总经理徐立,大连海事大学副校长潘新祥,上海海事大学校长黄有方、副书记兼副校长孔凡邨、副校长肖宝家,以及上海、广东、辽宁、黑龙江、江苏、浙江等省市航海学会和中国航海学会各专业委员会代表等200余人出席年会。

黄有方校长在开幕式上致欢迎辞,代表学校对各级单位多年来对学校的关心和支持表示感谢。他表示,近年来,学校主动对接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大力推进办学模式创新,先后成立了“上海国际航运研究中心”“亚洲邮轮学院”“上海高级国际航运学院”“中国(上海)自贸区供应链研究院”等人才培养和知识服务平台,在教学、科研、学生培养、社会服务、招生就业、国际化办学等方面取得了长足发展,尤其在航运、物流、海洋等领域发展迅速。目前,国家“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等重大战略给航海教育和相关学科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学校愿与业界共同努力,积极打造中国航海教育的品牌,提升竞争力,传承航海文明,弘扬航海文化,履行历史使命,推进航海人才培养,为国家航运事业发展、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徐祖远理事长在讲话中表示,举办学术年会旨在鼓励学术参与,促进学术进步,形成浓厚的学术氛围。他指出,中国航海学会要将提高学术活动质量作为能力建设的突破口之一,以引导和规范为目标,以建立完善机制为手段,以加强和提高专业委员会建设为基础。不断提高认识,把学术研究的主题聚焦到振兴航海事业、服务“一带一路”“海洋强国”的战略需求上来。要继续倡导严谨的学风和良好的学术道德,培育积极和宽松的学术生态。要结合航海事业的发展、结合航海科技进步、结合学会自身建设来落实党“四个全面”战略部署。徐祖远理事长还为第一届中国航海学会青年科技奖获得者颁发奖牌。

中国交通通信信息中心副主任林榕、交通运输部东海航海保障中心主任王鹤荀分别作了题为“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航海应用现状与发展”“极地航海保障技术”的主旨报告。

黄有方校长在大会上作了题为“航运发展新业态”的专题报告,从全球航运业现状与趋势入手,介绍了我国航运业创新发展的动因,同时从强化紧跟国际政经形势的应对措施、强化对接国家重大战略的顶层设计、强化承接供应链战略的能力建设、强化适应转型创新发展的风险控制等几个方面阐述了对航运业发展的思考。

中远集团原副总裁、中国海事仲裁委员会委员雷海,国家海洋局中国极地研究中心王建忠,武汉理工大学航运学院教授刘敬贤,南海航海保障中心主任江德亮,著名航海家翟墨分别作了题为“世界集运,看中国方阵的设想与优势”“极地水域航行的操纵技术研究”“长江干线航行突发事件系统特征及应对技术”“指引海上丝绸之路的明灯——南海灯塔建设的实践与展望”“重走海上丝绸之路的感悟”的专题报告。

闭幕式上,肖宝家副校长在讲话中表示,众多航海界精英参加的中国航海学会学术年会在我校召开,必将对我校航海学术研究产生深远影响。在教学、科研,尤其是航海教育方面,学校希望得到大家一如既往的支持和帮助。

刘功臣副理事长作总结讲话。他说,“服务航海经济、服务航海科技事业、服务广大航海科技工作者”是中国航海学会办会的宗旨和出发点。希望广大航海科技工作者利用好学术年会的平台,端正学术道德,积极研究,多出成果,不断增强航海科技研究学术引领作用。

本届年会上,76篇论文获评优秀论文,其中一等奖1篇、二等奖2篇、三等奖6篇。35篇论文分别在3个分会场进行了交流。

  • 徐祖远理事长致辞
  • 黄有方校长致辞
  • 徐祖远理事长为第一届中国航海学会青年科技奖获得者颁奖
  • 开幕式现场
  • 论文分组交流
  • 闭幕式现场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