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1月11日—12月5日,学校对2014-2015第一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查活动进行了网上征求意见,收集到不少好的意见和建议,整理如下:
问题:外语学院楼的教室利用率不高,只有听力课和晚点名用。
回复:外语学院楼的教室只有语音室,语音室仅用来专门安排听力、语言训练学习,不能安排其他课程。
问题:法学、经济大四专业课安排希望能更紧凑些,便于学生实习和考研复习。
回复:毕业生排课涉及教师、教室、学生多个环节,无法完全做到集中。考虑毕业生班问题,我们在排课时会尽量考虑这个问题。
问题:体育课和在教学楼上的课排在一起,距离远,来回时间很紧张。
回复:体育课是模块教学,时间固定的。教学楼和体育课连在一起是可能出现的,这种情况主要是因为大班课安排教室和教师需求所决定的,一般来说我们会避免体育课和教学楼课连在一起上课,但由于涉及专业多,很难做到完全避免。
问题:实践、实验教学目前没有评教,这些课老师同样付出了很多精力,而且学校也鼓励多对学生进行实践教学,希望今后参与到评教中。
回复: 学校针对实践类课程是否参与评教的问题开展过调研(9所高校),除部分高校实验课程参与评教外,绝大部分高校的实践类课程(包括实践、实验、毕业设计论文)不参与评教。实践类课程的评教存在一些操作上的问题,需要进一步调查和研究寻求解决办法。如评教时间安排,我校目前大部分“课程设计”类课程安排在学期前或最后几周,有的实践实习活动安排在假期举行,无法与理论课评教时间一致。
问题:部分教师反映某些课程很多年前建设过,但到现在课件、教材等很多方面已经不能与时俱进。但根据现有的规定,建设过的课程不能再建设。希望学校能出台相关规定,允许建设过的课程多年后可以再次建设。
回复: 课程的建设一般随日常教学而不间断进行,保持与时俱进,而不宜依赖学校资助。如遇原课程负责人离职、退休等情况,请学院协调将其已建设成果共享给其他授课教师并继续建设。再则,从管理的角度讲,如果允许重复建设,难以平衡所有课程。因此学校认为课程立项建设应阶梯进行,同等级课程不宜重复立项。经调研其他高校得知,大部分高校做法与我校一致。
问题:艺术设计专业的毕业设计,老师要求做“1:1”的模型,可现在学校的实验室条件不具备,还要跑到校外准备。
回复:学校实验室的硬件无法完全满足学生毕业设计需求,利用社会资源满足学生的实践是学校提倡并推广的办法。既可以节约学校的物力和财力,又使社会资源得到共享。
问题: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供应链管理”课程,有的班是100多人,有的班是20多人,希望可以平均些。
回复:经核实,该同学提出的情况应是同一教师针对交运专13和14两个年级分别开设的“供应链管理”,该课程是专业选修课。交运专13的培养方案将该门课程安排在第7学期开设;交运专14的培养方案将该门课程调整至第5学期开设。出现这样的情况主要是两个年级的学生选课不均造成的。课程排定后,对容量进行“平均”就难以操作了。
问题:通信专业的学生反映,本专业学习的内容感觉工作后做硬件和软件方面的工作都不够,希望增加课程设计。
回复:在修订培养计划时,本专业将增加如:课程设计类的实践环节。
问题:英语14级大类招生后老师还是按照之前的方式上课。以前是1-2班英语航运、3-4班英语翻译、5-6班商务英语,虽然现在大一是大类,但老师还是按照以前的分班上课,几个班用的教材不同,之后大二分班后对之前没有学过这个教材的同学可能感到吃力。
回复:目前一般按系配置教师,但并非没有交叉。教材一年级完全一样,不存在不同的问题;个别教师开始没统一教材,后来由学院出资,重新换了教材,以后会向大类任课教师再次强调教材和试题统一问题。
问题:海洋学院学生反映,科创项目希望学院可以为学生安排指导老师,在项目小组中既有高年级学生,又有低年级学生,学长带学弟,可以促进项目更好的完成,也可以获得更多的收获。
回复:科创项目申报时本来就是要求有指导教师的,这不是个问题。学院鼓励高年级和低年级同学合作共同来申报科创项目。如果是交叉课题,还可以和外院同学一起合作来申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