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改革传统教学方式,变单向“传授——接受”教学模式为互动教学模式,给学生提供参与科研与实践的机会,启发其开动脑筋、提出与分析问题,运用换位思考方式,形成独立处理问题之能力,上海海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工商管理系于7年间形成了利用课余时间的互动教学模式——Seminar教学活动,并取得了一定收获和成果。
这种新型教学模式——Seminar教学活动主要是通过尝试采用各种途径来改善学生实践不足的状态,尽可能地利用课外时间,提高大学生的科研和实践能力。通过Seminar教学活动建立以学生为主的研究团队,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其形式是以学生为主并配备指导教师组成,其方法是在正常课堂时间外,利用课余时间,对某专业领域进行拓展学习、专业辅导、课题研究和论文指导。目的是努力提高大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交流能力、团队精神和社会适应能力。
形成师生互动的教学环境
由于目前高校内基本上都采用大班化教学模式,所以在课堂上想要实现学生和教师的互动活动很困难。而如何能让学生对所学知识内化活用,并走出“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教学怪圈,是很值得所有中国教育界人士思考并解决的问题。为此,经管学院工商管理系也进行了不少探索和实践,终于在Seminar教学活动中摸索出几种形成师生互动教学环境的比较理想的做法。
工商管理系教师们首次创建了专业指导老师、班导师和辅导员三结合形式的课外教学队伍。组织学生开展课外学习小组,以课堂内容为基础,拓展至课外知识。与此同时,把原来各自为政的学生管理、教学研究和培养机制有机地统一起来,形成了三合一管理机制。
在经管学院大力支持下,老师们还专门为小组提供了专用教室,同时还配备了电脑和投影仪等一系列设备。秉持“一切都是为了学生发展”的教师们还预留了自己的科研经费,来支持学生的实践活动。
得益于现代便捷的通讯,教师们随时和学生们保持联系,以便学生一有问题时就能找到他们,也方便他们布置课题任务。值得一谈的是,学习小组还建立了如QQ群、飞信群等网络群体与老师进行即时交流,讨论学习中的新问题,可谓是充分利用了现今信息时代的优势。
构建科研与实践教学平台
2006年开始,工商管理系就搭建了让本科生参与教师科研活动的平台——Seminar学习小组,让他们根据自身兴趣爱好,以小班化的形式参与指导教师专业领域的科研任务。尽管开始时,学生们对此毫无头绪,一筹莫展,但通过细心讲解和辅导,并通过各种形式,终于让他们从简单的数据收集等入手,逐渐向更高层次的专题报告、文章发表等进展。见证他们的进步,正是老师们最大的幸福。
而为了更全面了解国内大学本科生目前科研和实践能力的现状,工商管理系教师还组织学生自行设计问卷,对全国1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53所大学发放了关于本科生科研与实践的调查问卷。通过对收集来的数据分类汇总,分别由学生对科研能力、实践环节、团队合作、互动教学等四个专题进行了分析、总结。同时,教师们也给与全方位的指导,让学生根据所学理论知识,结合企业目前实际情况和存在问题,提出涵盖自己观点和建议的论文。学生们曾先后在各类杂志上发表近10篇。同时,工商管理系教师们还将国家自然基金项目和上海市“工商管理”本科教育高地建设项目的相关子课题内容让学生参与收集资料、展开讨论并对比国外情况,以报告的形式,分析国内的现状,并找问题、分析原因、提出改进措施和建议等。通过Seminar教学活动进行课外讨论和专题研究,让学生们自己好好动手实践了一番。
“通过Seminar教学活动,大大激发了学生们的科研热情,提高了学生们对科研的兴趣,同时也锻炼了他们的动手能力。最重要的是,让学生们增强了信心、开拓了视野,也给他们提供了一个展现自我的和挖掘自身潜能的平台。” 工商管理系老师欣慰的说道。
打造一支研究性学习梯队
在Seminar教学活动中,工商管理系的老师们主要采用以高带低、以老带新的方式,使本科生科研和实践能力的提高得以持续发展。目前大多数学习团队,是以硕士及本科生高年级和低年级学生形成的学习梯队。并按本科生科研与实践能力强弱,分别给与不同指导和帮助,以利于学生适应相应角色要求。同时尽可能充分利用学校资源和教师个人的人脉关系,尽量多安排学生和企业接触,使其获取对企业的感性认识和第一手资料。通常是采取选择性课题,自主性课题和受托性课题三种由低到高,由浅入深的方式确定学生的研究课题。
经验成果
总结工商管理系7年来的Seminar教学实践活动,不禁令人感叹:学生们的创新思维、动手能力及想象力真是不可估量,只要积极引导及并给与其一定展示舞台,他们的才能和潜力的发挥就将超出人们的想象。
以下是7年实验性教学实践的经验和成果:
1、提高了本科生参与科研与实践的自主性和积极性
学生从茫然、不知所措、不了解,到喜欢、主动、自愿参与科研和实践的过程中,倾注了教师们的大量心血和汗水。通过示范、演示、讲解等各种方法和手段,让学生体会到只要坚持和努力,科研和实践能力是能得到锻炼和提高的。
2、增强了师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
由于学生直接参与教师们的科研项目,因此,学生和教师们的交流和接触的机会就会增多,无疑这为教师了解学生以及学生信任教师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机会。同时,在科研项目和实践过程中,既可以让教师更深入地了解到学生存在的困惑和需要改进的问题,也可以让学生们及时纠正和补充在理论知识和社会实践中的不足。
3、加强了团队协作能力
一般情况下,学生们想要个人完成一项科研任务或实践操作是有一定困难的。因此,团队协作、互相配合、相互讨论、统一思想便是完成任务的前提。而且在这个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团队精神,就是将来社会和企业所需要的新时代大学生的新风貌。
4、形成了学术性研讨的氛围
由于学生们参与科研和实践,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学术性讨论的氛围浓厚了,学生们之间的交流和讨论的话题已经不是游戏玩的怎么样,而是资料收集的如何了,课题进行到什么程度,论文何时可以发表等研究性问题,学术性氛围在不知不觉中形成了。
5、提高了学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
Seminar教学活动对学生科研与实践能力锻炼的效果,在毕业生就业中得到了体现,坚持参加活动同学的就业在量和质上与不参加的同学相比都有明显的优势。况且这仅仅是一个开始,在校期间创新和实践能力的锻炼和提高必将在今后工作岗位上发挥出巨大潜力。
展望未来
而当谈及对未来的展望时工商管理系教师们表示:今后,为了配合本科生教学改革,他们会不断改进和创新课外教学的方法和手段,以更高的要求和标准,全面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同时积极开展校企互动交流,让学生更多地了解和认识企业,为本科生早日融入社会提供平台。相信经济管理学院工商管理系Seminar教学活动将来一定能够结出更为丰硕的果实。
2013年11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