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3日下午,上海海事大学科学道德与学风建设宣讲教育报告会在临港校区举行。中国科学院院士、原复旦大学校长杨福家应邀作《梦想、机会、奋斗》主题报告。黄有方校长、金永兴副校长及1000余名在校研究生和导师代表参加报告会,报告会由校研究生部主任王国华主持。
黄有方校长在致辞中强调加强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是高校的使命和长期的任务,要通过加强宣传教育,正确引导广大师生养成科学精神、坚守科研诚信、遵守学术规范、坚决抵制学术不端行为。黄校长代表学校感谢杨福家院士对海大师生的关爱,希望广大师生认真学习杨院士的报告,传承老一辈科学家的优良学风和品质,特别希望广大研究生要通过学习,增强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迈好人生的每一步。
杨福家院士以《梦想、机会、奋斗》为题,结合自身经历,与研究生们畅谈十点体会。他引用1828年的《耶鲁报告》,指出“做人第一,修业第二”,这是世界上任何一所优秀大学的基本准则,而“诚信第一”则是做人的第一要素。他以典型的事例,告诫广大青年学子要树立学术诚信意识,认真遵守学术规范,不仅要在专业上出类拔萃,更要在品德上高尚出众。
杨福家表示,“人的头脑不是用来填充知识的容器,而是等待被点燃的火种。”能不能发现、点燃自己心中的火种取决于多种因素,但最重要的还是自己。在学校里学习,增长智慧比增长知识更为重要。一名出色的研究生,要有自信;要学会发现自我,学心增智;要珍视机遇,扒住机遇;任何情况下都不要放弃,要实现梦想,就要勇于面对困难和挑战。
在谈到在学术的道路上需富有质疑精神时,杨福家说,科学扎根于讨论,学问的关键是学会“问”。他引用亚里士多德的话“我爱我师,我更爱真理”,倡导大学要积极为学生创建争论、讨论的环境。“学问学问,不是学习如何答问题,而是学习如何问问题。”杨福家认为,一流大学的标志就是“这里改变了我一生”,就是怎样让每个学生充满自信、富有创新精神。他强调,任何学科对专业技能都是有帮助的,各学科之间都是相互映照的。所以,不要受限于是学什么专业的。“在成功的集体里,‘360行,行行出状元’”。
精彩的报告后,同学们与杨院士进行了积极的互动,现场气氛十分热烈。大家表示,通过聆听杨院士的人生感悟,能体会到他在科学道路上的不懈追求与坚持,也能体会到先生对青年学子寄予的深切厚望,“这些宝贵经历和经验对我们年轻人很有借鉴价值”。
报告会前,校党委书记於世成、校长黄有方、副校长金永兴与杨福家院士进行了亲切的会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