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上海海事大学科技成果转化工作推进情况

索取号:G010-0403000-2021-0027发布时间:2021-09-22发布部门:技术转移中心设置

一、制度建设方面

为落实推进科技部等9部门印发《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试点实施方案》(国科发区[2020]128号),根据科技部关于印发《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试点单位名单》的通知(国科发区[2020]273号),我校成为首批40家试点建设单位之一。旨在探索建立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的机制和模式,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和做法,推动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进一步激发科研人员创新积极性,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试点期为3年。2021年底前制定出台《上海海事大学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实施管理办法》。2项成果作为该赋权试点项目。

二、积极搭建长三角一体化技术转移科技工作站

2020年,我校与当地政府共同合作建立了上海海事大学技术转移“昆山工作站”,“海门工作站”等。指派专职人员到企业进行现场对接,挖掘技术需求,和企业家交朋友;和学校科研教师保持紧密联系,围绕企业实际技术难题实时沟通。

三、科技成果转化工作

上海海事大学2020-2021学年科技成果转化统计表

序号

科技成果负责人

知识产权

成交数量

成交金额

交易方式

1

董丽华

4

500000

专利转让

2

胡勤友

1

50000

专利转让

3

徐艳丽

2

10000

专利转让

合计

 

 

560000

 

四、承办赛事,整合社会资源

2020中国第五届创新挑战赛(上海)暨第三届长三角国际创新挑战赛,学校联合临港科创中心承办了“人工智能与智慧海洋专场赛”。为了让更多的企业参加活动,上海海事大学技术转移中心借助长三角地区各地的分中心,走访了海洋领域相关的企业并挖掘技术需求,最终提交实际有效的企业需求数量有48项,完成对接需求提供解决方案12项,挖掘企业技术需求“一种智慧航标技术系统的开发需求”获得最佳技术需求TOP10奖项。

2020第二届“宝山杯”大学生创新大赛,技术转移中心作为主要协办单位,牵头协调学校教务处、就业办、团委、学生处以及各二级学院同时发布赛事报名内容,最终确定我校成功报名项目12个,本次大赛由上海市教委科技发展中心和宝山区科委主办,历时五个月,经过激烈角逐,由我校学生张迎春、曹博然、潘舟锋、王宇等完成的作品“可搭载的涡漩式浮动垃圾收集器”获二等奖,卢丹妮、张渊铭、唐怡洁、王文婧、张倩倩等学生完成的作品“图像风格大师”获三等奖,“船舶智能视觉定位导航装置”、“幻视降质图像及视频处理系统”和“黑夜精灵”获优秀作品奖,部分获奖项目下一步准备入驻,转化注册公司。

疫情期间,与上海市教委科技发展中心联合筹备关于“创智汇,云路演”行业领域的专题科技成果推广活动,由市教委科发中心联动长三角企业家资源,高校分行业领域形成专题路演活动。期间,我校《研制有关云课堂的虚拟仿真实验平台》得到部分企业的青睐,并与企业洽谈形成联合开发意向,以及后续市场转化合作。

五、经典案例

深海石油钻采隔水管浮力块制备技术助力行业龙头企业北京大敖海洋科技公司研发升级换代。

深海石油钻采隔水管浮力块的设计与制备是一项集材料、计算、设计等于一体的系统工程,目前我国广泛使用的隔水管浮力材料完全依赖进口,所涉及的关键材料和技术国产化水平低,主要核心知识产权几乎全部由美国、挪威、日本等发达国家所垄断。上海海事大学科技成果以深海石油钻采为重大应用背景的特种固体浮力材料体系,以国家深海石油钻采需求为牵引,系统开展深水钻井隔水管浮力块的设计与制备研究。建立深海石油钻采隔水管用特种固体浮力材料的完整制备科学体系和性能表征框架,产业化试制了基于981 平台的隔水管浮力块国产化产品。实海测试结果表明国产化产品的性能达到国外同等进口产品水平。

北京大敖海洋科技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海洋装备相关材料研发、设计和服务的科技型专业公司,是专门在海洋用固体浮力材料的研发、设计和生产。非常重视与高等学校合作,善于挖掘高校科技创新成果,与国际上同类企业相比掌握了核心技术和时间窗口。此次双方的合作,可谓是强强联手,抓住了风口期,双方科研团队会不断加强技术开发,以平台运营开展商业运作,占领国际市场的大份额将指日可待。


返回原图
/